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硝基苯和吡啶的亲电反应活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硝基苯和吡啶的亲电反应活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亲电取代什么时候活性最强?
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强弱顺序是苯磺酸强于硝基苯。因为硝基的致钝作用强于磺酸基。由大到小的顺序:吡咯>苯>吡啶。
原因:亲电取代反应的活性是由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决定的,电子云密度越大,则亲电取代反应速率就越大,吡咯是五元环,但是π电子为6个,苯是六元环,其π电子也是6个,由此很容易看出吡咯环上的密度大于苯环(6/5 > 6/6),故吡咯的活性大于苯。
吡啶环也是六元环,其π电子也是6个,这点跟苯环是一样的(6/6 = 6/6),但吡啶环上有个杂原子N原子,N的吸电子能力大于C,故造成了吡啶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要小(一部分被N所吸),故吡啶的活性比苯差,吡啶中的N的作用就像是个硝基。
吡啶氮的结构?
吡啶的结构与苯非常相似,近代物理方法测得,吡啶分子中的碳碳键长为139pm,介于C-N单键 (147pm)和C=N双键(128pm)之间,而且其碳碳键与碳氮键的键长数值也相近,键角约为120°,这说明吡啶环上键的平均化程度较高,但没有苯完全。
在吡啶分子中,氮原子的作用类似于硝基苯的硝基,使其邻、对位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环降低,间位则与苯环相近。
这样,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远远少于苯,因此象吡啶这类芳杂环又被称为“缺π”杂环。这类杂环表现在化学性质上是亲电取代反应变难,亲核取代反应变易,氧化反应变难,还原反应变易。
扩展资料
吡啶的重要衍生物有烟酸、烟酰胺、异烟酰肼、烟碱、马钱子碱、维生素B6等。吡啶具有接近正六角形的结构,与苯相似,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
吡啶的密度?
MOL File:110-86-1.mol
二、吡啶化学性质
熔点 :-42 °C (lit.)
沸点 :115 °C (lit.)
密度 :0.***8 g/mL at 25 °C (lit.)
蒸气密度 :2.72 (vs air)
蒸气压 :23.8 mm Hg ( 25 °C)
折射率 :n20/D 1.509(lit.)
三、吡啶及其衍生物比苯稳定,其反应性与硝基苯类似。由于环中氮原子的吸电子作用,使2,4,6位上的电子密度低于3,5两位,典型的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3,5位上,但反 应性比苯低,一般不易发生硝化、卤化、磺化等反应。此外,这些取代反应都是在酸性介质内进行的,吡啶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 使亲电试剂不易接近。2-或4-卤代吡啶的卤素 都具有活性。由于2和6位上的电子密度较低,在此位上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如与氨基钠或氢氧化钾反应,得到相应的2-氨基吡啶或2-羟基吡啶。
吡啶的化学性质?
吡啶及其衍生物比苯稳定,其反应性与硝基苯类似。典型的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发生在3、5位上,但反应性比苯低,一般不易发生硝化、卤化、磺化等反应。
吡啶是一个弱的***胺,在乙醇溶液内能与多种酸(如苦味酸或高氯酸等)形成不溶于水的盐。
工业上使用的吡啶,约含1%的2-甲基吡啶,因此可以利用成盐性质的差别,把它和它的同系物分离。
吡啶还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结晶形的络合物。吡啶比苯容易还原,如在金属钠和乙醇的作用下还原成六氢吡啶(或称哌啶)。吡啶与过氧化氢反应,易被氧化成N-氧化吡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硝基苯和吡啶的亲电反应活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硝基苯和吡啶的亲电反应活性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