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以及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使用吲哚乙酸需注意哪些事项?
1、保护地栽培黄瓜应选择棚内温度较低的早晨和傍晚施药,避免中午温度高时喷施,以防产生药害。
2、③施药后降雨会影响药效,应保证施药后24小时无雨,否则应补喷。④吲哚乙酸见光分解加快,产品必须用黑色包装物保存于阴凉干燥处。⑤碱性药物降低吲哚乙酸活性,混配及存放时应注意。
3、注意事项:①吲哚乙酸见光分解,产品须用黑色包装物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配制成溶液后遇光或加热易分解,应注意避光保存。②吲哚乙酸进入到植物体内易被吲哚乙酸氧化酶分解,尽量不要单独使用。
IAA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反应混合液为何加入氯化锰
1、IAA氧化酶是含铁的血红蛋白,它需要两个***因子,即Mn2+和酚。
2、.取试管2支,于一试管中加入氯化锰1ml,二氯酚1ml,IAA2ml,酶液1ml,磷酸缓冲液5ml,混合均匀。另一试管中除酶液用磷酸缓冲液代替外,其余成分相同。一起置于30℃恒温水浴中,保温30分钟。
3、第一次保温是为了给S-ALT提供最适合的温度,催化效果最佳,使得酶促反应充分进行,使结果更加准确。第二次保温是为了防止由于S-ALT失去活性而导致谷氨酸和丙酮酸的逆反应生成丙氨酸和阿尔法-酮戊二酸。
胚轴的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为什么比胚根的强?
1、吲哚乙酸可促使植物组织中的水解酶合成,提高RNA聚合酶的活性,促进不定根产生,也能促使茎、下胚轴、胚芽鞘伸长,促进雌花的分化,但植株内由于吲哚乙酸氧化酶的作用,使脂肪酸侧链氧化脱羧而降解。
2、吲哚乙酸能活化质膜上ATP(腺苷三磷酸)酶,***氢离子流出细胞,降低介质pH值,于是有关的酶被活化,水解细胞壁的多糖,使细胞壁软化而细胞得以扩伸。施用吲哚乙酸后导致特定信使核糖核酸(mRNA)序列的出现,从而改变了蛋白质的合成。
3、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即吲哚乙酸,缩写IAA,它能促进细胞的生长,促进梅枝生根,...IAA氧化酶的分布一般和生长速度有关。茎尖和根尖含IAA氧化酶比老的组织少。
4、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可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低浓度时可以促进生长,高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这种抑制作用与其能否诱导乙烯的形成有关。
5、形成肿瘤。有的病原菌在侵染后还产生类似吲哚乙酸氧化酶作用的酶类,快速降解吲哚乙酸,干扰了叶片生长素的供应,导致形成离层和落叶。生长素还可能通过抑制植物防卫反应来增强病原菌的致病性。
植物不同器官和组织中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分布规律
番茄叶水势在-0.2~-5MPa之间,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随叶水势下降而直线上升,吲哚乙酸含量下降;当水势小于-0MPa时,则会抑制吲哚乙酸向基部的运输。
结合态吲哚乙酸常可占植物体内吲哚乙酸的50~90%,可能是生长素在植物组织中的一种储藏形式,它们经水解可以产生游离吲哚乙酸。植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吲哚乙酸氧化酶可将吲哚乙酸氧化分解。生长素有多方面的生理效应,这与其浓度有关。
吲哚乙酸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着的***中合成,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吲哚乙酸是一种化学物质,不是蛋白质;在植物细胞中,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吲哚乙酸是一种有机物。
胚轴的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比胚根强是因为胚轴的生命活动能力比胚根旺盛。胚轴不断伸长,使茎叶钻出出土。
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