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352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的含量实验结果预测,以及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还原糖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含量优缺点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含量优缺点如下:淀粉酶是水解淀粉中的糖苷键的一类酶的总称,按照其水解淀粉的作用方式,可以分成α淀粉酶、β淀粉酶等。α/β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广泛存在于禾谷类的***中。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优点是直观,可以直观的看到具体的颜色。缺点是操作起来麻烦,需要的材料太多。
***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中总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中单糖含量,多糖含量为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之差。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所用材料、过程都不一样。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还原糖的测定:由于还原糖分子中的醛基或酮基能被二价铜、铁氰化钾等氧化剂氧化,所以还原糖的检测以滴定法为主,主要有斐林试剂法、高锰酸钾滴定法,铁氰化钾法、奥氏试剂法。其中斐林试剂法使用最为广泛。
在用多糖水溶解时,在单糖上加了一分子水,所以我们在计算中须扣除已加入的水量,测定所得的总糖量乘以0.9 表示实际的总糖量。总结:单糖和麦芽糖都叫作还原糖,蔗糖还有淀粉都是非还原糖,都溶解度不同。
总糖和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日常生活遇到的单糖和麦芽糖都叫作还原糖,蔗糖还有淀粉这俩都是非还原糖,他们利用溶解度是不同的。
还原糖的测定是糖定量测定的基本方法。还原糖是 指含有自由醛基或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和多糖不一定是还原糖,其中乳糖和麦芽糖是还原糖,蔗糖和淀粉是非还原糖。
多糖为非还原糖,可用酸将没有还原性的多糖和寡糖彻底水解成具有还原性的单糖,再利用还原糖的性质进行测定,这样就可分别求出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含量是多少?
1、-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含量是糖含量时应乘以0.9,可用酸水解法使其降解成有还原性的单糖进行测定。在540nm 波长下测定光密度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2、还原糖在碱性条件下加热可被氧化成糖酸及其它产物,而氧化剂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为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
3、显色和比色:取3支25mL刻度试管,编号,分别加入还原糖待测液2mL,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5mL,其余操作均与制作标准曲线相同,测定各管的吸光度。
4、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3,5-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再一定范围内,还 原糖的量与反应液的颜色强度成比例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知样品的含糖量。
5、测定值无明显差异,但后者要比前(2-5分钟)数值要高30%左右。DNS浓度宜控制在1-2%之间。总之,在实际测定过程中,测定的结果与测定的条件有关,***用不同的测定条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6、DNS试剂:酒石酸钾钠12g,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热,于热溶液中依次加入3,5-二硝基水杨酸0.03g,NaOH1g,苯酚0.5g,搅拌至溶,冷却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贮于棕色瓶中,室温保存。
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总糖为何结果偏小
加DNS的显色反应时间越长,数值越高,显色反应时间2-5分钟与10-15分钟内,测定值无明显差异,但后者要比前(2-5分钟)数值要高30%左右。DNS浓度宜控制在1-2%之间。
样品中糖浓度偏小。试验中样品的糖浓度会影响还原糖含量数据结果,所以样品糖浓度偏小会导致数据结果偏小。实验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选择样品糖的时候建议选择糖浓度适中的样品糖,可以让结果数据更加准确。
β-淀粉酶不耐热,高温下容易钝化,α-淀粉酶不耐酸,pH6以下容易钝化;淀粉酶水解生成的麦芽糖,可以用还原糖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
-二硝基水杨酸与还原糖共热后被还原成棕红色的氨基化合物,再一定范围内,还 原糖的野消量与反应液的颜色强度成比例关系,利用比色法可测知样品的含糖量。
***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中总糖含量,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杜仲水提液中单糖含量,多糖含量为总糖与还原糖含量之差。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稳定,所用材料、过程都不一样。
352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的含量实验结果预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还原糖、352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糖的含量实验结果预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