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来酸酐加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马来酸酐加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酸酐的制取反应?
酸酐,尤其是乙酐,可以生成酯和酰胺。酰氯能生成强酸性的氯化氢,而酸酐则生成弱得多的羧酸。酸酐在水里能水解成相应的羧酸;然而这个水解反应相当慢,而且总是很和缓。乙酸酐特别适用于将胺转化为乙酰胺,以及将醇转化为乙酸酯。
主要试剂:蒽2g(11.2mmol),马来酸酐1g(10.2mmol),无水二甲苯。
实验步骤:在干燥的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2g纯蒽,1g马来酸酐和25mL无水二甲苯,然后在烧瓶上连接配有氯化钙干燥管的回流冷凝管。加热回流25~30min,并且在回流过程中间歇振摇烧瓶,使沾在瓶壁上的晶体落回溶液中。反应结束后将反应瓶静置冷却至室温,有大量白色固体析出。抽滤,用无水二甲苯重结晶粗产物,产物放在盛有石蜡片和硅胶的真空干燥器内干燥。产量约2g,m.P. 262~263℃(分解)。
纯化合物m.P.263~264℃
乙酸酐是由乙酸衍生出来的酸酐,分子式为(CH3CO)2O,常缩写为Ac2O。 乙酸酐的制取:
1.可由乙酸甲酯的羰基化制得,常以铑和锂的碘化物作催化剂: CH3CO2CH3 + CO → (CH3CO)2O 2.可由乙酸与乙烯酮反应制得,而乙烯酮可由丙酮或乙酸热裂制得。
3.可在汞盐催化下由乙炔与乙酸反应,先生成双乙酸亚乙酯CH3CH(OCOCH3)2,然后在氯化锌或硫酸催化下,热裂成乙酸酐和乙醛。
4.在乙酸钴、乙酸铜的催化下,乙醛可直接氧化成乙酸酐。
羧酸加热生成什么?
取决于结构。它可能导致脱羧或形成一个闭合环(在某些情况下,OH基团或NH2基团也存在)。
脱酸
i)双二酸。
产物也是一种酸。
ii)不同碳上有两个羧基。
这就形成了酸酐
iii) -酮酸
产物也是一种酸
iv) -酮酸
产物是酮
硫酸镁高温加热失效吗?
硫酸镁起始分解温度超过900℃,在1100℃以上分解完全,因此要想使它完全分解,需要超过酒精喷灯温度的加热条件。
分解方程式很简单:2MgSO4=强热=2MgO+2SO2+O2
一般的含氧酸盐分解,可能会出现中间产物酸酐,如酸酐不稳定,就会继续分解,在硫酸镁的分解温度下,三氧化硫不稳定,继续分解而形成二氧化硫和氧气。如果是亚硫酸镁,那么分解温度下不会有氧气释放。
此法可用来制取高纯度氧化镁,因为分解产物除氧化镁外,都为气态产物,可逸出体系。
(1)MgSO4·7H2O烧到200℃就会失去所有结晶水变成MgSO4!(2)将硫酸镁加热到熔点1124℃ 会发生分解MgSO4 == MgO + SO3(气化)
羧基加热变成什么?
二元羧酸受热可以脱水成环状酸酐,也可以脱羧,还可以两者同时出现。
二元羧酸热分解规律是只发生分子间的脱水,生成链状酸酐。由烃基和羧基相连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羧酸。饱和一元羧酸的沸点甚至比相对分子质量相似的醇还高。
羟基和羧基在加热状态下会合成酯。
羧基有酸性,自身即是反应物,又是催化剂,但羧基因为酸性比较弱,随着反应进行,数量也慢慢减少,进行酯化反应时,反应速度比较慢,数量也慢慢减少,往往酯化反应不完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来酸酐加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来酸酐加热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