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吲哚的溶解性是什么意思,以及吲哚溶于哪些溶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ICG吲哚菁绿的理化性质及制备方法【新维创生物】
制备方法: 主要方法:主要依赖于Strecker法。 步骤一:将5克邻氨基苯甲酸溶解在水中,加入亚硝酸钠、甲醛、甲酸和醋酸钠,进行重氮化和缩合反应。 步骤二:加入水、甲醇、聚乙二醇400,以及醋酸和碳酸钠,进行混合和反应。 步骤三:过滤后,沉淀与吡咯烷酮反应6小时,通过调节pH值至56,析出产物。
样品制备:取适量ICG样品,精密称定。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2μg的溶液。仪器设置: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784nm。使用空白甲醇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进行基线校正。测定吸光度:将制备好的ICG溶液注入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其在784nm波长处的吸光度。
本品为暗绿青色疏松状固体,遇光和热易变质。 【药理作用】 本品为诊断用药。 由于吲哚菁绿(ICG) 静脉注入体内后,迅速和蛋白质结合,色素不沉着于皮肤,也不被其它组织吸收,其最大吸收峰由水溶液的780nm转变成805nm,所以测血中ICG浓度不受黄疸及溶血标本影响。是用来检查肝脏功能和肝有效血流量的染料药。
吲哚乙酸的产品特点是什么
吲哚乙酸的产品特点如下:物理形态:纯品为无色叶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遇光后会变成玫瑰色。熔点特性:熔点范围为165166℃。溶解性:易溶于无水乙醇、醋酸乙酯、二氯乙烷,可溶于乙醚和丙酮。不溶于苯、甲苯、汽油、水及氯仿。其钠盐、钾盐比酸本身稳定,且极易溶于水。光稳定性:吲哚乙酸的水溶液能被紫外光分解,但对可见光稳定。
吲哚乙酸(IAA)作为天然植物生长素,在农业中主要用于促进作物生根、调节生长,兼具安全性与广谱性特点。 核心作物应用场景 果蔬类作物: 番茄、黄瓜等开花结果类蔬菜,可通过叶面喷施0.1-5mg/L浓度溶液,缓解落花落果,提升坐果率;草莓花期喷施可增大果实体积。
属植物生长激素药物,溶于酒精。不能和碱性药物及重金属离子药物、鞣质类药物混合使用。
分布特点:在植物体内的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和果实等处。吲哚乙酸(IAA)的生理功能 促进生长:对营养器官纵向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芽、茎、根的伸长。
吲哚乙酸: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根部细胞的分化,加速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在生根粉中,吲哚乙酸起到关键作用,帮助植物形成更多的须根,增加根系的数量和长度。萘乙酸钠:萘乙酸钠是生根粉中的另一种重要成分。它具有高含量、使用浓度小、剂量易控制的特点,且无副作用。
吲哚乙酸和萘乙酸区别
吲哚乙酸和萘乙酸的主要区别如下:来源与性质:吲哚乙酸: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内源生长素,属于吲哚类化合物。纯品为无色叶状晶体或结晶性粉末,遇光后易变色。萘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对稳定但易潮解,同样见光会变色,需避光保存。存在α型和β型两种形态,其中α型活力更强。
不同植物对其敏感度也不同。萘乙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性质稳定,但易潮解,见光变色,应避光保存,萘乙酸分α型和β型,α型活力比β型强,通常所说的萘乙酸即指α型。熔点为135-135℃。不溶于水,微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丙酮、苯和醋酸及氯仿。
吲哚乙酸和萘乙酸不能互相替代。两者区别:首先,萘乙酸钠主要是生主根,吲哚丁酸钾主要是生侧根,毛细根。萘乙酸钠在作物中的应用: 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用于果实膨大 及块根块茎的膨大。诱导根和不定根的形成,用于加快扦插枝条生根和***发根。
萘乙酸:这是一种广谱性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仅能有效促进植物生根,还能促进植物生长、抽芽、开花,帮助植物早熟增产,并且具有防止落花落果的作用。吲哚乙酸: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吲哚丁酸:同样具有促进植物生根的效果,是植物生根调节剂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关于吲哚的溶解性是什么意思和吲哚溶于哪些溶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