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2乙酰基吡嗪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2乙酰基吡嗪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服用阿司匹林会引起尿酸高吗?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常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但细心的患者发现阿司匹林的说明书【注意事项】中写道:低剂量阿司匹林减少尿酸的消除.可诱发痛风。那是不是服用阿司匹林就会引起尿酸升高,诱发痛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合并血尿酸升高的患者就不能应用阿司匹林作为一、二级预防了吗?回答这个问题还比较复杂,听我慢慢道来。
阿司匹林最早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成人剂量一般在300mg以上。由于其胃肠道反应比较常见,现在已被其他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所替代,目前很少应用。但后来发现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的作用,现主要用于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预防的药物治疗方面,应考虑阿司匹林对血尿酸的影响。阿司匹林对于尿酸代谢的影响具有剂量特异性(即不同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尿酸影响不同):
(1)大剂量阿司匹林(>3g/d)可明显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尿酸排泄;
(2)中等剂量阿司匹林(<1~2g/d)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从而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
(3)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 mg/d)能够减少尿酸的消除,轻度升高血尿酸。
但考虑到75~325 mg/d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相关的心、脑血管获益,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不建议停用,建议碱化尿液、多饮水,同时监测血尿酸水平。另外,用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阿托伐他汀具有较弱的降尿酸作用,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冠心病二级预防可优先使用,可部分抵消阿司匹林引起的轻度升高血尿酸的作用。
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
1导致尿酸升高的药物:
阿司匹林(<2g/d)、噻嗪类利尿剂、吡嗪酰胺、环孢素A、细胞毒药物、左旋多巴、果糖、襻利尿剂、乙胺丁醇、他克莫司、烟酸、甲氧氟烷。
随着大家受教育程度的增加,人们对于疾病和药物的认识越来越趋于理性化、科学化。最简单的就是服药之前看一看说明书,或者就医之前百度一下。这对帮助大家认识疾病确实是有的,但是过犹不及的道理,大家应该都懂。很多时候,由于大家理解的知识不够全面,甚至因为一些临床少见的问题,而耽误了正规的治疗,因噎废食的事情,现在多的不得了。
回到问题中来,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常用药,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的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尤其对于那些高危患者,更是价值非常大,不能随意停用。
诚然,小剂量的阿司匹林确实会影响尿酸的代谢,使血尿酸水平增高,甚至诱发痛风的发作。但是,能因为担心这个,就停服阿司匹林吗?当然不能。因为,一,阿司匹林只会引起很小一部分患者引起血尿酸升高。第二,如果引起轻度的尿酸水平增高,可以通过饮食加以调节,如多饮水多排尿,少摄入动物内脏等。三,如果升高明显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促尿酸排泄的药物。四,如果确实升高太明显,甚至诱发痛风发作,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改为服用氯吡格雷。
再次强调,发生服用阿司匹林发生血尿酸升高,比较少见,不能因为担心血尿酸升高,而不使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常用于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等疾病的治疗,除此之外,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常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死、脑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有相关数据显示,在心血管***风险较高的人群中,约46%的女性和59%的男性使用了阿司匹林,即使在心血管***发生风险较低的人群中,同样有很多人预防***用阿司匹林。
中老年人既是心血管风险较高人群,也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高发人群,因此,服用阿司匹林是否会引起尿酸升高,就成了很多中老年人关心的问题。实际上,阿司匹林对于尿酸的代谢具有双重作用,是否导致尿酸升高与服用的剂量有关系。
一般来说,大剂量的阿司匹林(> 3g/d)可明显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作用,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而小剂量的阿司匹林(<3g/d)则可抑制尿酸分泌,引起尿酸潴留,导致尿酸升高。临床研究发现,75~325mg用量的阿司匹林就能损害老年人肾功能和尿酸清除能力,75mg/d的阿司匹林导致尿酸排泄率减少15%,可显著增加血尿酸水平。
您好!
长期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确实会引起尿酸升高,而且部分患者可能会诱发痛风。但是否需要停用阿司匹林,我们需要深入评估,谨慎选择。
首先,使用阿司匹林的病人都是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心肌缺血、脑缺血、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高血压等患者。如果停用阿司匹林,很可能导致血小板在狭窄血管或破裂斑块处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如果病情严重,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危及生命。
其次,小剂量阿司匹林(<300mg/天)确实会抑制尿酸的排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每日口服阿司匹林剂量为100mg,为小剂量阿司匹林,长期口服,确实可能升高尿酸,诱发痛风。但不是所有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出现痛风,统计学数据显示:只有5-15%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可发展为痛风。所以,服用阿司匹林是否会诱发痛风,完全取决于你是否为易感体质。
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停用阿司匹林,心脑血管疾病并发症会明显升高,如果病情严重,很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如果继续使用,发生痛风了,也是终生的烙印,而且,降尿酸的药物价格不菲。那究竟该如何抉择呢?
个人认为,抗血小板的药物是不能停的,毕竟心血管事大,痛风事小。目前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实在担心痛风,可选择氯吡格雷,氯吡格雷对尿酸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使用氯吡格雷前,需评估有无相关禁忌症,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药,不要擅自用药。
由于氯吡格雷价格偏贵,可能部分家庭承担不起,怎么办。。。。。。前面我们已经谈到,只有极少部分高尿酸血症会发展为痛风,几率很小。你也可以赌一把,继续服用阿司匹林,在服药期间,多饮水,尽量2000ml/日以上,多吃一些可以促进尿酸排泄的食物,如优质植物蛋白、乳制品等,减少富含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瘦肉、海鲜、高浓缩肉汤等,适当运动,必要时碱化尿液,促进尿酸排泄,减少痛风发病。
谢谢阅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2乙酰基吡嗪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2乙酰基吡嗪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