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吲哚实验操作步骤,以及吲哚实验的试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细菌鉴定办法有哪些,详细些哦~~
- 2、吲哚实验的操作方法
- 3、微生物检验之生化实验
- 4、高中生物所有实验
- 5、吲哚实验的实验原理
- 6、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测定注意事项
细菌鉴定办法有哪些,详细些哦~~
菌落形态观察:观察菌落的大小、形状、隆起度、边缘、表面性状、颜色与透明度、质地和干湿度。(2)染色镜检:按照革兰氏染色或瑞氏染色方法进行制片、初染、媒染、脱色、复染、干燥、镜检;干燥后,用油镜观察。
一般细菌的常见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有:糖(醇)类发酵试验、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V.P试验、吲哚试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靛基质(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淀粉水解试验。这样的资料很多的,你每个实验都百度下就可以了。
肉眼观察 肉眼观察主要观察细菌在固体、液体、半固体,鉴别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常见的有:阻抗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流分析法等。生物电化学方法具有测量快速、直观、操作简单、测量设备成本低和信号的可控性等特点。
吲哚实验的操作方法
1、方法:以接种环接种待试细菌的新鲜斜面培养物于邓亨氏蛋白胨溶液中, 37℃培养24~48小时后(可延长4~5天)。于培养液中加入戊醇或二甲苯2~3ml,摇匀,静置片刻后,沿试管壁加入试剂2毫升。
2、吲哚试验 在本试验中,我们将欲鉴定的微生物放到蛋白胨液态培养基(peptone water broth)中。该培养基含有色胺酸(tryptophan),可被色胺酸酶转变成吲哚,氨和丙酮酸。接着吲哚可以用二甲苯萃取出来。
3、V-P试验需要在碱性环境下生成二乙酰,α-萘酚可加速此反应。吲哚试验需要沿着试管壁缓慢加入吲哚试剂,使吲哚试剂与培养基分层。甲基红试验培养基pH下降到5以下,加入甲基红变红,为阳性结果。
4、一般细菌的常见生理生化鉴定实验有:糖(醇)类发酵试验、甲基红(Methyl red)试验、V.P试验、吲哚试验、柠檬酸盐利用试验、靛基质(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淀粉水解试验。这样的资料很多的,你每个实验都百度下就可以了。
5、此法操作简单,速度快,用药量少,效果较好。绿枝扦插时枝条基端用0.1%IBA浸5秒钟,同样可促进生根。
6、通过本试验加深对细菌生化反应原理和意义的理解; 掌握常规细菌生化试验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 糖类发酵(分解)试验 原理:细菌含有分解不同糖(醇、苷)类的酶,因而分解各种糖(醇、苷)类的能力也不一样。
微生物检验之生化实验
1、接种实验菌于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与甲基红实验相同)中,每次两个重复,置适温培养2-6d,取培养液和40%NaOH等量相混,加入少许肌酸,10min如培养液出现红色,即为实验阳性反应,有时需要放置更长时间才出现红色反应。
2、糖酵解试验 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可用指示剂及发酵管检验。
3、正确答案:分别有生化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生化检测方法有:糖酵解试验,淀粉水解试验,V-P试验,靛基质实验,硝酸盐还原试验,明胶液化试验,尿素酶试验,氧化酶试验,硫化氢试验和三糖铁琼脂试验。
4、原理: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最终呼吸酶。具有氧化酶的细菌,首先使细胞色素C氧化,再由氧化型细胞色素C使对苯二胺氧化,生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
5、生物芯片包括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主要是对基因、蛋白质、细胞及其他生物进行大信息量分析的检测技术。4.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 可快速、准确地对临床近千种常见分离菌进行鉴定,目前已在临床实验室广泛使用。
6、合称之为IMViC试验。大肠杆菌呈“++——”,产气杆菌为“——++”。气相、液相色谱法通过对细菌分解代谢产物中挥发性或不挥发性有机酸和醇类的检测,可准确、快速地确定细菌的种类,是目前进行细菌生化鉴定的高新技术。
高中生物所有实验
1、高中生物实验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等。
2、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探究酶的活性。洋葱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人类遗传病的调查。,dna的提取和坚定。
3、其次是黑面包实验。这个实验是化学课本中说到浓硫酸可以使白糖炭化,然后我们的化学老师就给我们安排的实验。这个实验是以法老之蛇实验为基础而产生的。
4、显微观察法,如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等。(2)观色法,如观察动物毛色和植物花色的遗传等。
吲哚实验的实验原理
原理 用于检测细菌能否分解色氨酸产生吲哚(靛基质)的能力。有此细菌,如大肠杆菌能产生色氨酸水解酶,分解蛋白胨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和丙酮酸。吲哚与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结合,生成红色的,为阳性反应,而产气肠杆菌为阴性反应。
吲哚(indol)试验:有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霍乱弧菌等能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质),经与试剂中的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作用,生成玫瑰吲哚而呈红色,是为吲哚试验阳性。
色氨酸首先氧化脱氨形成吲哚丙酮,再脱羧形成吲哚乙醛;吲哚乙醛在相应酶的催化下最终氧化为吲哚乙酸。(2)色氨酸先脱羧形成色胺,然后再由色胺氧化脱氨形成吲哚乙酸。
吲哚实验:细菌分解色氨酸。因为某些细菌含有色氨酸酶,能将色氨酸分解成吲哚,加入吲哚试剂后起颜色反应。硫化氢试验:某些细菌能够分解含硫氨基酸,包括胱氨酸和半胱氨酸,产生硫化氢,加入含铁或铅的试剂后起颜色反应。
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测定注意事项
1、确保反应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第一次保温是使反应体系达到预设的恒定温度,确保所有反应条件的一致性。酶的活性会受到温度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酶促反应的速率。
2、吲哚乙酸用于促进生根时,应掌握浓度高浸蘸时间短,浓度低浸泡时间长。浓度的配制应根据植物种类而定。(3)在配制溶液时,可先称取一定量粉末后,加水定容至一定浓度,稀释后使用。
3、.将显色后呈现红色的反应液于分光光度计中测定吸光度,测定时用波长530nm。6.根据读数从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应的吲哚乙酸残留量(或从直线方程式计算反应液中吲哚乙酸IAA的残留量)。
吲哚实验操作步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吲哚实验的试剂、吲哚实验操作步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